* 产品详情- */>
举办时间: 阅读量:1533
冬至,又称数九、冬节、长至节、亚岁等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。
《汉书》有云:"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"。也就是说,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。古人认为自冬至起,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大吉之日。《清嘉录》中甚至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,表明了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。
过“冬至节”,源于汉代、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,经过数千年发展,形成了独特的祭祖、宴饮、节令饮食等文化。接下来不妨让我们从文物中,来看看古时候的冬至。
四羊青铜方尊
冬至这天,皇家要祭祀天地祖先,享用太牢,也就是牛羊猪三牲。而不用牛,只用羊猪,则为少牢,是仅次于皇家大祭的最高礼仪。除皇帝祭天以外,一般祭祀都不许用牛,则羊为祭祀最尊贵的物品了。也正由于这个原因,中国古代的羊文物特别多,最富盛名的莫非青铜器四羊方尊和双羊尊了。
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饺子
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里出土的饺子,是现时我国发现最早的饺子实物,考古专家认为,这是中原汉族饮食当时在西域备受欢迎的例证之一。
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,每年冬至日,有吃饺子的习俗,因为饺子有“消寒”之意,至今民间还流传着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谚。这种习俗,是因纪念“医圣”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。
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 清宫旧藏
《帝京景物略》记载了人们庆祝冬至时的盛况:“百官贺冬毕,吉服三日,具红笺互拜,朱衣交于衢,一如元旦。”
明代宫中十一月“冬至节,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。室中多画绵羊引子画贴。”所谓“绵羊引子”纹样为童子骑绵羊,头戴狐帽(鞑帽),肩扛梅枝,梅枝上挂鸟笼,寓意“喜上眉梢”,亦称“太子绵羊图”。
故宫“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”
隆冬之始,从冬至这一天起,就进入数九严寒,文人士大夫常作消寒活动,择一“九”日,相约九人饮酒(“酒”与“九”谐音),席上用九碟九碗,成桌者用“花九件”席,以取九九消寒之意。此外,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。
今年的冬至似乎格外冷
但不论如何,冬至过后
蚯蚓结,麋角解
日渐长,水泉动
厚积生命之力,静待春暖花开